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互联网成为很多人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我们通过互联网获取最新鲜奇闻趣事,由此互联网成为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说到这儿,有人就问了:在古代,皇帝通过什么获取边境的情况?万一边境发生战争的话,皇帝到底多长时间能获得前方战报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聊聊这个有意思的话题!
在古代,通讯技术并不发达,信鸽成为传递信息的一种渠道。信鸽为什么能传递信息呢?信鸽是一种记忆性很强的动物,如果带它出门的话,它能够非常准确的找到回家的路。所以说信鸽一旦飞回家就不会再回来了,飞回来送信的盒子,必须是在寄信地方长大的。由此信鸽属于单循环,只能作为紧急事务送信的选择之一,并不像影视剧中信鸽想送信给谁就给谁那样。说到这儿有人就说了,在古代一旦边境发生战争的话,直接用信鸽传递信息给皇帝不就可以了吗?
其实不然,信鸽虽然能准确的找到回家的路,但受磁场因素变化,容易造成信鸽找不到准确路线,这样一来很容易造成信息传递失败,更何况,在古代信鸽经常被人猎杀,信件容易别劫持,造成信息泄露。所以说在古代军事上一般不用信鸽传递军情,既然不用信鸽传递军情,那么在古代是怎样传递军情的呢?
展开全文
没错!这个时候驿站就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必小伙伴们都听说过“八百里加急”这个词!“八百里加急”是历史最快的信息传递方式,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呢?据资料显示,八百里加急并不是说一天要走八百里,而是以最快的速度24小时传递信息,只有在边关告急或者关乎国家存亡的时候才会使用,要知道,古时候传递重要军情信息依靠驿站,驿站是我国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驿站是有国家直接管理的,而且驿站的专递有可控性,时效性,可以运送的不只是书信,贵重货物等。
一般来说每隔20里就会有一个驿站,一旦需要传递的文件上印有“马上飞递”的字样,就必须按规定以每天300里的速度传递,如果遇到紧急情况或者边关告急,传送的速度高达400里、600里最快可达800里。比如说,有唐朝时期的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当时的唐玄宗正在华清宫,两地相隔足足三千里,时隔不到6天,唐玄宗就知道了此事,这样一算的话,传递速度就达到了每天500里。
要知道,唐代的一次折合现在是0.303米,一里合454.2米,并不是500米。如果用现在的眼光来看的话,“八百里加急”快的不能再快,如果前方战事紧急的话,皇帝看到的战报早已经是两天前的战况了。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玛卡哪里买?哪里有卖玛卡的?
髡发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