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很多巴西传奇巨星一样,内马尔的故事从贫民窟的街头开始。“励志+天赋”成了巴西出名球星的惯常套路,前辈贝利、罗纳尔多罗纳尔迪尼奥是这么走过来的,内马尔也是这么走过来的。年少成名,经过伯乐指点,被全世界欣赏。
(内马尔的笑容真的越来越少了)
然而最近几年在内马尔的脸上我们很难再看到少年时享受足球纯粹快乐的笑容,尤其是这届世界杯赛上,在“绝代双骄”梅罗相继告别世界杯舞台之后,梅罗之后的“世界第三人”之争越发激烈,萦绕在内马尔身上的那些所谓的标签不仅没有被撕碎,反而招惹来了更多的争议。从桑托斯那个快乐“踩单车”的男孩到如今扛起巴西足球重担的男人,内马尔的确承受了太多太多。
(内马尔在本届世界杯上仅从数量上看表现并不差,但依然没达到全民的期望)
内马尔带着两球一助攻的成绩单离开了世界杯舞台,或许对内马尔来说这份成绩单并不差,但对于被寄予厚望要承担起五星巴西的巨星内马尔来说,他的“桑巴舞”或许根本还没有开始跳,就被“请”出了舞台。不论是上届世界杯因伤离开,还是本届世界杯在争议声中离开,内马尔两次世界杯之旅都戛然而止依然让人感到非常遗憾——毕竟他已经是世界杯赛场上为数不多的“个人英雄主义”代表。
(三个“个人英雄主义”的代表相继离开了世界杯)
遗憾的是本届世界杯,个人英雄主义都无法抵挡得过集体主义的力量。就如同C罗一个人能够Carry全队与西班牙对攻,却倒在了乌拉圭人密集防守中,就像梅西三十多岁的身体却永远追不上一群像姆巴佩这样冲刺和技术兼具的法国人。尽管以一打十已经逐渐成了世界杯赛场上遥不可及的幻想,但我们总在冥冥之中希望世界杯赛场依然是有情怀的英雄主义的舞台,就像那些超级英雄永远能拯救世界于水火,赛场上的足坛超级英雄同样也能拯救球队于水火。
可惜随着苏亚雷斯和内马尔相继离开世界杯,再一次证明这届世界杯真的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舞台,而对于内马尔这个颇有“英雄主义”气质的球员,存在于他身上的的争议却不会停止,想要真正读懂内马尔,或许镜头是最好的诠释。
|镜头一彩虹过人
巴西人崇尚快乐足球,内马尔将这一DNA演绎到了极致。在小组赛对阵哥斯达黎加伤停补时阶段,哥斯达黎加人为了扳平比分而心急火燎。此时已经领先并放松心情的内马尔,来了个漂亮的彩虹过人。
这记彩虹过人,的确算得上是精彩绝伦。而且在内马尔职业生涯中这样的花哨过人几乎贯穿了他到目前为止的整个职业生涯。擅长在绿茵场上艺术舞蹈的巴西人从来不会放过任何一次机会去展现他们的天赋,贝利如此、罗纳尔多如此、罗纳尔迪尼奥也是如此。哪怕是被巴西人看作是“欧化”最明显的卡卡,也有非常漂亮的盘带过人镜头。
(内马尔彩虹过人)
然而这背后的代价就是成为绿茵场上的“众矢之的”,如今这样的争议轮到了内马尔。在被内马尔“彩虹过人”后,哥斯达黎加人明摆着要从背后给内马尔来个飞踹,要让内马尔尝尝“厉害”。或许是几次重伤让内马尔对对手的侵犯已经有“心灵感应”,他成功躲避了哥斯达黎加人在他“彩虹过人”之后的凶狠铲抢。如果不是老天爷的眷顾,或许上届世界杯的悲剧恐怕早就已经在内马尔身上重演。
总有人说站在“道德制高点”来评论内马尔的过人动作充满着“挑衅”,或者说南美人踢高兴的时候,用各种花哨的盘带想要来“戏耍”对手,事实真的是如此吗?耿直如齐达内这样的“宗师级”球员还时不时会来一下“马赛回旋”,内马尔的“桑巴军团”历代前辈们都是“人球结合”技艺出众的高手,而足球本身就是身体对抗和技巧展现的结合,你能说齐达内或者罗纳尔多等这样的“大师级”球员用“马赛回旋”或者“钟摆过人”就是“挑衅”对手吗?
(你能说他们这些巨星的过人动作叫挑衅对手吗?)
当不少人对本届世界杯出现的“防反肌肉天团”诟病不已时,又对以内马尔为代表的“艺术足球”说成是“挑衅对手”,对“对手的不尊重”。一场大型的舆论环境“双标”正在上演,也难怪巴西名宿里瓦尔多站出来说,“难道只有内马尔一个这么踢球吗?凭什么指责内马尔这么做是错误的。不要在意他们的批评,那些批评的人都已经回家。”只是一语成谶,有着内马尔的巴西在今天也回家了……
|镜头二跪地狂哭
眼泪,总被人们认为是软弱的表现,尤其是男人流眼泪,总被认为是不够Man。然而Man不Man跟眼泪有关系吗?强如布冯、卡西、巴拉克、斯内德他们都曾流下过英雄泪。本届世界杯上至今为止同样有不少绿茵战士流泪的画面,就在内马尔和巴西被淘汰出局的前几个小时,另一支南美球队乌拉圭也被淘汰出局,他们的后防大将希门尼斯同样流下了热泪,他们都是为失利而哭。而早在小组赛时,巴西的十号有长长特写流眼泪的镜头。是的,他是那场比赛的赢家,可谁说赢家就不能哭呢?
(内马尔本届世界杯上第一次进球赢球之后狂哭不止)
有人说内马尔是“爱哭鬼”,有人说“欲带皇冠,必承其重”,嘴上说说容易,可是我们这些“吃瓜群众”真的能懂在内马尔泪如雨下那一刻的心声吗?从上届世界杯直接被撞下世界杯赛场,到本赛季中段在大巴黎再一次遭遇受重伤;从诺坎普捧在手心里,却一直活在“梅罗双骄”舆论阴影下的内马尔,再到舆论和球迷都觉得内马尔去巴黎是逃避与梅罗二人的正面竞争。甚至不少巴西球迷都觉得在巴西最危难的时候或许能拯救巴西的不是性格张扬的内马尔,而是低调内敛的库蒂尼奥。巴西的十号,背负的不仅仅是绿茵场上进不进球,战绩漂不漂亮的压力,更需要承受在性格上、言行上来自全巴西乃至全世界球迷挑剔的目光。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说出来容易,可实际上要背负多少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
更可怕的是压在内马尔身上的还有一众巴西名宿的寄托。从贝利到3R,从3R到巴西前场四重奏,这些巴西名宿光环的重压真的可以让内马尔喘不过气来。从“五星巴西”到“六星巴西”,说起来不过是短短几个字节,可是要走过的道路,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有人也会说,他们之所以有巨星光环,拿着巨星的薪水就应该承受与薪水同等的压力,没有什么好流眼泪的。可是当有一天,内马尔真的承受不住压力而崩溃时,作为真正热爱足球的球迷,你们还会这么说吗?每个人的人生总要面对压力,总要背负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如果我们不能感同身受,又有何理由去指责内马尔的一哭一笑呢。
|镜头三草坪打滚
同样这也是内马尔最大的“黑点”之一。根据赛后的统计,内马尔在前四场比赛中总共花费了14分钟倒在地上,这在裁判看来是不可忍受的,无论是对阵墨西哥时,拉云踩在内马尔的脚踝上之后,内马尔在地上痛苦地翻滚,还是之后“翻滚吧!内马尔!”这一动作成为世界网民共同的“谈资”。受伤最多最痛苦的内马尔,不但没能让世界杯的粗暴对抗降级,反而让大部分舆论开始对他这样一个“受害者”群起而攻之。更多的球迷和舆论认为内马尔的这种拙劣的表现是在赚取人们的同情心,并被看作是对足球运动的一种“侮辱”。
(这一幕恍如昨日)
然而这对于经历过几次大伤的内马尔本人来说何尝不是用正当的方式来进行自我保护。内马尔个人能力极强,这注定使他成为对方球员的关照对象,本届世界杯又极其注重身体对抗,这让原本身体对抗就不占优的内马尔显得更加举步维艰。仅仅是在小组赛,内马尔被抱摔、被拉倒、被“下黑脚”的次数加起来,恐怕比一支球队整场比赛所承受的犯规还要多,可是人们批评更多的不是瑞士队的粗暴和裁判的“熟视无睹”,而是更多在内马尔的“摔倒次数”以及内马尔能否“活着”走出世界杯……
(本届世界杯内马尔被无时不刻的特殊关照)
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内马尔更多采用了摔倒的方式来换取主裁判的重视,尽管夸张,但也无可厚非。想想他的前辈罗纳尔多、罗纳尔迪尼奥、卡卡哪个不是经历过对手凶狠与野蛮的铲抢。在对阵瑞士的比赛中奶妈而被对手犯规多达10次,这是20年来世界杯单场比赛中该数据最多的球员。看到这,那些批判内马尔的人们是否会意识到,他的痛苦以及寻求自保的煎熬?
(苏亚雷斯同样用这种“夸张的方式”引起裁判注意来保护自己)
更何况倒地打滚也并非内马尔一个人的专利,就说这届世界杯上,苏亚雷斯的多次倒地,已经连裁判都忍不住想拉他起来。细细想来,在崇尚进攻,崇拜“个人秀”的南美国家,这些头牌球员用这种方式来换取主裁判的重视是很正常的,哪怕是我们中超的不少南美外援也经常在场上“翻滚”,这对他们来说就是合理范畴内的“自我保护”。
然而这是南美人的逻辑,听听中国国家队主教练里皮是怎样评价内马尔的吧,“内马尔是能力仅次于梅罗的世界第三人,但他需要去收敛某些过分的行为。”也就是说在大多数欧洲人眼中,“夸张翻滚”和“假摔跳水”是被视作同样一种欺骗的行为。如此一来,南美球星和欧洲裁判之间隔阂的产生,就不仅仅是内马尔一个人能消解的了。
(内马尔被犯规次数真是“独领风骚”)
可是“夸张翻滚”和“假摔跳水”真的是一个性质吗?在被犯规排行榜上,内马尔可谓是独领风骚总计26次被犯规,紧随其后的是他在淘汰赛遇上的对手阿扎尔,两个同样以过人突破为犀利武器的球员,两个国家队里的十号。阿扎尔确实在被侵犯后没有夸张翻滚倒地来博取裁判的关注和舆论的同情,或许从“道德理论上说”阿扎尔确实在这一点上做得更好。但这并不意味着用更夸张的方式保护自己内马尔在遭到侵犯倒地时,反而需要遭到比犯规者更恶劣的批评。
其实每个人都知道经历重伤的内马尔的选择是在保护自己,但人们往往尝试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试图让每个人遵守一定意义上的“道德标准”。在足球场上能够公平竞赛,能够有良好的绅士风度和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行为固然值得称道,值得加分。但是如果是在“合理化情况下”对自己进行自我保护,换取球场上更多的胜利,两相取其一,球迷们是愿意看到“优雅的失败”还是“丑陋的胜利”,这本身就是一个无法解答的沉重命题。大家为什么又要把这些沉重又附加在二十六岁的内马尔身上呢?
在后卫群里摸爬滚打了半生的“外星人”第一时间为内马尔站台,他表示:“这是裁判对内马尔保护不够造成的,球员只能在规则范围内选择自我保护。”也许正是这些巴西名宿们的维护起到了反作用,外界对于内马尔的质疑声非但没有减少,反倒是变本加厉,嘲讽调侃巴西小天王似乎成为了一种“政治正确”。
(训练中内马尔依然活宝,演起了摔倒的戏码,可见他内心依然在乎舆论)
看上去内马尔在训练场上和队友们玩起了“翻滚吧!内马尔!”的游戏,好像在告诉外界说,“我内马尔不Care!”,但从内马尔在过往面对镜头的哭泣,面对舆论压力的不解,能看得出他其实是最容易被舆论左右的人,这一点从比赛过程中我们就能够看出来。
(与比利时一战,内马尔被侵犯次数并不在少,但他再也不打滚,每一球都力拼到底)
这场比利时对巴西的比赛中,内马尔几乎没有一次在地上夸张的翻滚,即便真的在禁区里被拉倒,内马尔还是坚强地重新站起来,跑着招呼队友继续进攻。或许是对裁判的失望,或许是对舆论的失望,内马尔在这一夜没有一次再躺在地上不停翻滚以求换来主裁判马季奇的同情。而马季奇三过VAR不入,已经让内马尔知道,他在各方舆论之下已经上了裁判的“黑名单”。唯有进球才能“成功打脸”那些质疑他的人。内马尔在喀山,本届世界杯最后一场比赛正是这么做得,只是最后天不是地不利人不和的巴西没有办法让内马尔力挽狂澜,完成“翻滚”的救赎,遗憾便留在了喀山,留在了四年后的卡塔尔。
(饱受争议的内马尔,只能把所有的梦想都寄托在四年之后)
有人总说内马尔的夸张倒地到最后裁判熟视无睹,是“狼来了”剧情的绿茵场版本。可是这个“狼来了”悲剧重现真的公平吗?“狼来了”这个寓言故事本身就是以人性为出发,更多暴露的是人性谎言与不公,内马尔在合理保护自己的前提下被口诛笔伐,那些对内马尔实施球场暴力的却并没有遭到更多的批评,这是真正的赛场公平吗?如果每个裁判都有这样的“主观印象分”,赛场的判罚到底该遵循怎样的原则和底线,这的确在VAR引进之后值得人们从内马尔的问题中进行反思的。
|镜头四坚强身影
在过去两周全世界的各路P图中,内马尔几乎已经翻滚着周游了世界。然而在与比利时的比赛,我们看到了一个崭新的内马尔,看到了一个“后天要强”的内马尔。他在每一次倒地后,咬紧牙关,带着坚毅的表情努着挺起身来。当克制的内马尔不再翻滚,巴西也停止了前进的脚步。比赛结束后,内马尔最后一次在俄罗斯倒地,他没有翻滚,也没有泪水,在最后一次进攻无效之后,他短暂的蜷缩在门线上,然后又站起身来,接着完整时间所剩无几的比赛。
(这是内马尔在喀山,本届世界杯最后一次倒下)
在梅西和C罗早早就告别了世界杯后,内马尔在赛场内外成为了世界杯的流量担当。在“绝代双骄”尚未衰老前,内马尔迎来了征服世界的登基良机。可是内马尔一个人的天赋最终被比利时一群人的天赋所扼杀。他在比赛中送出七次威胁传球,却最终未能杀出重围。世界杯至今,内马尔的26脚射门是所有球员中最多的,正如同他26岁的年纪,终究还是不能以一己之力拯救巴西。
想想4年前,他躺在病榻上看着球队被1比7羞辱,而下一个4年,他也将到了如今梅西C罗三十而立的年纪。人们都在纷纷议论这届世界杯后内马尔的身价将大跌,在前有“梅罗双骄”后有姆巴佩等后起之秀的情况下,二十六岁的内马尔想在足坛地位上追上当初同样二十六岁的梅罗那般拥有绝对统治力,似乎已经不太可能。
(其实内马尔还是哭了,只是这一次他的哭化作了坚强的身影)
可是当你看到一个没有哭泣,没有倒地不起的内马尔带着坚毅的眼神昂首走下喀山“豪门葬送地”的赛场,你不得不对内马尔肃然起敬——你从他的眼神中能够似乎能读到他的不屈不挠,他的顽强斗志以及他正成长起来的强大与担当。
2006年德国世界杯,全世界男人都在对还叫小小罗那个爱耍点小赖皮的男孩口诛笔伐。十二年过去了,C罗在口水中乘风破浪,让足球史深刻下他的名字。同样是2006年德国世界杯,一袭长发,长相邻家的梅西,虽然没有遭到口诛笔伐,但对于他能接过阿根廷足球的大旗,也是有不少争议声,然而十二年过去了尽管梅西还在被很多阿根廷名宿所诟病,可是坚强的梅西依然毫无疑问地将自己的名字刻在了阿根廷足球历史上,这与冠军无关,与胜利无关,更重要的是那股天然的领袖气质。
(作为球场个人英雄主义的代表,内马尔在夹缝中求生,希望他真的能做一次“超级英雄”)
2018年的俄罗斯,内马尔遭到的戏谑和争议丝毫不亚于当年的C罗与梅西。26岁的他尽管已经不是初出茅庐,但依然年轻,他完全有足够的时间来证明自己。足球是带来欢声笑语的地方,同样也会常常伴随着泪水,但我们衷心地希望即便是流泪,也是胜利与失败之中纯粹的喜与忧,而不是夹杂了太多误解的泪水。内马尔在本届世界杯上哭过,笑过。今天凌晨以后,不再哭泣,也不再懊恼的内马尔终于可以释放真实的自己,轻装上阵了。或许这将是他走向下一个巅峰的开始。
金灿灿的麦子像什么?金灿灿的麦田:像什么?!
揭秘:上海UI设计师薪酬大盘点,年薪多少?晋升路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