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珠 西周

今天我们使用的镜子都是在玻璃上镀水银,而古代使用的都是铜镜,严格说是青铜镜,青铜是铜锡铅的合金,因含锡高而明亮可鉴。

1975年,在陕西宝鸡出土了上千件西周早期的玻璃管和玻璃珠。经专家鉴定,这些西周时期的玻璃制品是一种铅钡玻璃,称琉璃,与西方的钠钙玻璃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既然我国古代就已经掌握了玻璃的制作技术,那为什么那时的镜子不用玻璃呢?

青铜吹笙引凤花形镜(背面)唐代

观复博物馆藏

青铜吹笙引凤花形镜(正面)唐代

观复博物馆藏

中国古代玻璃虽为独立发明,但发展缓慢,并一直保持着固有的特点,既具有绚丽多彩、晶莹璀璨的优点,又有轻脆易碎、不耐高温、不能适应骤冷骤热的缺点,这是烧成温度较低所致。铅钡玻璃只适合加工成各种装饰品等小器件,因此用途狭小、发展受限,终被景德镇精美的白瓷所替代。

中国前秦时期就开始使用铜镜,到汉唐时已非常广泛普及。唐代佛教禅宗五祖弘忍要传衣钵,弟子神秀诗偈:“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六祖慧能复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这里的明镜是铜镜。

佛八宝铜镜(背面)明代

观复博物馆藏

佛八宝铜镜(正面)明代

观复博物馆藏

明代四大奇书之首的《金瓶梅》并非淫书,它不过真实地描写了明晚期众生百态的现实生活而已。第58回中还写到磨镜子的情节:“正说着,只见远远一个老头儿,斯琅琅摇着惊闺叶过来。潘金莲便道:“磨镜子的过来了。”教平安儿:“你叫住他,与俺每磨磨镜子。我的镜子这两日都使的昏了,吩咐你这囚根子,看着过来再不叫!俺每出来站了多大回,怎的就有磨镜子的过来了?”


巨星今何在:1994年世界杯憾失冠军的意大利
紫微斗数中迁移宫封诰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