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赏钢琴音乐?
不管欣赏任何一位作曲家、任何一种乐器、任何一种形式的音乐,关键点都是【听熟】两个字,听熟了,音乐的【味道】才会出来。
先从音乐之父巴赫谈起。
巴赫的钢琴音乐,没有莫扎特的天真可爱,没有贝多芬的强烈戏剧性,没有肖邦的如诗如诉,也没有李斯特的王者气派,却有着最精致、最巧妙、最丰富的对位,即 多声部、多线条。
巴赫的钢琴音乐不激动、不滥情,相当理性,有点清淡。惟其清淡,不【油腻】,加上对位丰富,所以百听不厌。有失眠症者,最宜听巴赫。
莫扎特被誉为音乐之神。
随便听一首他的钢琴奏鸣曲或钢琴协奏曲,我们都会感受到那独一无二的清纯、清爽、天真、美丽,有如不知忧愁为何物的小孩子,或者不食人间烟火的天上仙女。
心情烦闷时,最好听一曲莫扎特。
贝多芬是乐坛圣人。
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既是作曲典范,更是让人一听就精神振奋的“提神剂”。他的音乐充满着奋发与崇高精神,最适合遇到困难、挫折的人听。有精神忧郁症 者,宜多听贝多芬。
把钢琴音乐推到最高峰的人,是肖邦。
肖邦音乐色彩变化太多太丰富。肖邦作品百分之百钢琴化。肖邦的个性与人生经验太独特。色彩丰富、如诗如画、如潮如电的钢琴极品。
李斯特的钢琴音乐,有王者气派。
德彪西的钢琴音乐,摆脱了严格的调性束缚,没有了宗教情怀,色彩更浓更艳更多彩。
展开全文
柴可夫斯基和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音乐,先天性的带有俄国人的忧郁、伤感、辽阔、热情。
华人钢琴音乐,我推荐【黄河协奏曲】和郭芝苑先生的【钢琴小协奏曲】。前者充满阳刚之气,旋律平易近人,颇能代表当代华人的精神面貌。后者只有了mi so la三个音,就变化发展出一首既有东方风味,又有现代感的三个乐章之曲。只因它旋律不明确,一般人不容易一下子就听出味道。
比起屈指可数的顶尖钢琴作曲家来,古往今来,优秀的钢琴演奏家数不胜数。我个人听的最多,也较为偏爱的是其中三位。
第一位是杜雷克(Rosalyn Tureck)。他演奏的巴赫,层次之丰富、清晰,结构之严谨,连鼎鼎大名的古尔德(Glenn Gould),都远远不如。
第二位是霍洛维茨(Vladimir Horowitz)。他的音乐变化丰富之极,主要声部与次要声部的音量,通常是8比2甚至是9比1。
第三位是朗朗(Lang Lang)。可用【灵气逼人、举重若轻】八个字,来形容他的演奏。只要把同一曲目,比较阿劳、基辛、朗朗三位演奏家的版本,就可明白朗朗的好处所在。
免费古典音乐微信群开放加入
01
02
免费加入钢琴艺术(乐谱分享)读书会
03
免费加入西方音乐史学习群
04
免费音乐专业考研交流群
欢迎关注编译组原创公众号
关注古典音乐指南公众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Java方法参数“final”深度剖析:提升代码质量之道
西瓜视频怎么用?轻松玩转短视频的详细教程